江蘇品牌營銷策劃中心:農業品牌打造的八大原則
一、公共資源
創建農產品品牌戰略的第一步,就是發現、發掘和搶占公共資源,包括產地資源和品類資源,將其“據為己有”。即將產地和品類資源“企業化”,出于產地,高于產地,占據品類,打自己的品牌,做產地和品類的代表。
二、以快制勝
做品牌,就要搶做老大品牌。如果你不是老大,就要尋找能夠做老大的行業或者品類市場。一個行業一個品類只能有一個老大,老大的資源越來越少,企業家們應該有責任感和緊迫感。做老大,就是要以品牌占位,以傳播稱王!
三、品牌文化塑造
農產品從田間地頭來到廚房餐桌,要想賣得多賣得貴賣得持久,就一定要借重文化的力量,使品牌增值。因此,挖掘、打造、提煉和傳播與食品相關的文化價值成為創建品牌的必需。
與農產品相關的文化資源包括:消費者認知、消費習慣和飲食習俗,比如食品概念、飲食習俗、口味方法,諸如南甜北咸,中辣西酸就是這種資源,還包括人文歷史資源,比如產品傳說,名人故事等。
四、內在品質差異化、外在化
面對高度均質類產品怎么辦?將內在品質差異化、外在化!從種養方式和品種改良入手,在產品上制造不同。特別的品種有的會帶有獨特的外在差異性,這是這類地域特產備受消費者追捧的原因之一,甚至為此津津樂道。營銷者要擅于將這些產品獨特的差異性與品牌相連,使之成為自己品牌的特征,像標志標簽一樣成為消費者辨識這個品牌的依據。
同樣是獼猴桃,新西蘭從中國引種后,對原先口味偏酸的綠色果肉獼猴桃進行了改良,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黃色果肉的全新品種——黃金奇異果。2012年新西蘭佳沛國際奇異果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8%,遠遠超過奇異果的故鄉中國的出口量。
五、外在形象品質化、差異化
人靠衣裝,佛靠金裝。要設法讓產品和品牌在外在形象上表現出差異,用外在形象彰顯和提升內在價值,即內在品質外在化,外在形象品質化、差異化,這就是品牌和產品形象的塑造。
主要有以下手段:
1. 創意建立品牌識別符號
2. 選準品牌代言人,做正確的廣告
3. 好包裝彰顯價值和差異
4. 利用新型產業模式創造差異,利用終端設計塑造形象
六、創建領先或者獨特的標準,引領行業
這里說的標準分兩種:一種標準是國標體系,另一種標準是消費者評判標準。
在品類或者行業中,創建領先或者獨特的品類或者行業標準,引領行業,甚至引導國家標準的形成,取得先手,讓競爭對手淪為跟進者、模仿者,或者為消費者樹立一個評判產品的“主觀”標準,從而在消費者購買決策時提供依據,這是在農產品搶市場、做老大、做品牌的有效法則。
某種意義上說,知識產權比知識本身重要,技術標準比技術本身重要,擁有消費者心中標準比實際標準重要。擁有標準,就有話語權,就有主動權,也擁有更強的競爭力。
如果你是創新者,請放開手腳大膽創新,創意出與眾不同的標準,大張旗鼓地宣傳這一標準,把標準做到消費者心里。
七、雜交創新
許多涉農企業第一次踏入高度競爭的現代市場,做品牌更是第一次,他們有的營銷觀念模式陳舊,有的完全從零做起,沒有成熟的模式和經驗,因此特別需要雜交創新。
雜交創新就是指大膽借鑒、疊加、互補和融合其他行業的優秀思想、資源、技術、模式和方法,從而催生出全新的產業、品類(產品)或者營銷思路,獲得競爭優勢,實現突破。
八、深加工,讓產品徹底與眾不同
農產品市場是個天生高度同質化市場,常見的產品其產品價值和附加值都低,越是生鮮食品,同質化越是嚴重。常規的想法是,這樣的產品放到市場里唯一可以拼的只有價格了,結果,誰也賣不出好價錢。
農產品做品牌的難度與加工深度成反比,即隨著加工程度越來越深,做品牌的難度逐漸降低,反之亦然。冷鮮肉做品牌的難度很大,可是把鮮肉深加工做成火腿腸,做品牌就相對容易得多;同樣,新鮮的蔬菜水果做品牌的難度很大。
深加工正是產品差異化、增值化的魔術師。深加工可以大大增加農產品食用的方便、衛生程度,易貯存和運輸,這些增值在消費者的需求上找到了落腳點。
中國靈虎廣告江蘇、浙江、上海品牌營銷策劃中心,專業以品牌戰略為服務方向的設計機構和網絡運營商,集品牌VI平面設計,產品包裝設計、品牌規范、宣傳設計、營銷策劃、網絡搭建、線上推廣為一體,向客戶提供品牌和營銷全方位專業服務。
立即與靈虎項目顧問通話
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或預約資深顧問
信息保護中請放心填寫